长吁短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12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1 12:45:5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长吁短叹,汉语成语,指长声、短声不住地叹气,多为人心情烦闷、郁结不舒的表现。 出自元代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,五千遍捣枕捶床。” 近义词有唉声叹气、喟然而叹,反义词有欢歌笑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吁短叹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cháng  xū  duǎn  tàn 繁体字:長吁短嘆
词典解释
   -  
 长吁短叹  
  -  不停地唉声叹气 moan and groan;sighs and groans 
  
   
 吁:叹息。长一声、短一声不住地叹气。形容发愁的神情。
长吁短叹出处
《乐府群珠·无名氏<金字经>》:“短叹长吁三两声。”
使用例句
少可有一万声
长吁短叹长吁短叹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長吁短嘆  
  -  
長一聲,短一聲的嘆息不已。表示非常憂戚。
  - 元.王實甫.西廂記.第一本.第二折:「睡不著如翻掌,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,五千遍搗枕搥床。」
  - 文明小史.第三回:「柳知府也是長吁短嘆,一籌莫展。」
  
  近义词: 仰屋興嗟 
  反义词: 興高采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