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27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7 17:45:0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,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,于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由努尔哈赤创立,清朝灭亡后解散。 八旗包括正黄旗、镶黄旗、正红旗、镶红旗、正白旗等,它与清政权相始终,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,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旗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bā qí 
词典解释
   -  
 八旗  
  - 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,以旗为号,分正黄、正白、正红、正蓝、镶黄、镶白、镶红、镶蓝八旗。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。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,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the “Eight Banner”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
  
   
 国语词典
  八旗  
  -  
滿清時戶口的編制,以正黃、正白、正紅、正藍、鑲黃、鑲白、鑲紅、鑲藍八種來區別,分為滿洲八旗、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三類。
  - 清.瞿蛻園.歷代職官簡釋.八旗都統:「八旗次序,以鑲黃、正黃、正白為上三旗,其餘為下五旗。行軍或行獵,則以鑲黃、正白、鑲白、正藍為左翼,餘為右翼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