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科玉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53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0 17:11:5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金科玉律,是汉语成语,原指至善至美的法律条文。后比喻不能变更、必须遵守的信条。例句有“清朝的法典可谓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”。 该成语出自前蜀杜光庭的《胡常侍修黄箓斋词》“金科玉律,云篆瑶章,先万法以垂文”。联合式,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 相关句子有“三表嫂是聪明人,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,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。”出自《歧路灯》。近义词有理所当然、天经地义、至理名言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科玉律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jīn  kē  yù  lǜ 
词典解释
   -  
 金科玉律  
  -  不可改变的神圣法令、条款 golden rule and precious precept;laws and regulations 
 - 大约天下愚人居多,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,见了一部小说,就是金科玉律。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  
   
   
 科:旧指法律条文;律:规章,法则。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。现比喻必须遵守、不能变更的信条。
金科玉律出处
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懿律嘉量,金科玉条。”
使用例句
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,看成圣贤的
金科玉律。
金科玉律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金科玉律  
  -  
形容完善嚴密的法律條文。後比喻不可變更的信條。
  - 歧路燈.第一○三回:「他把他家裡那種種可笑規矩,看成聖賢的金科玉律。」
  -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.第二十一回:「或是古人這句話是有所為而言的,後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,豈不是誤盡了天下女子嗎?」
  
  近义词: 清規戒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