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心见性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指摒弃世俗的一切意识,大彻大悟,显现人的本性。
(1).佛教语。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,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(即佛性)。《元史·仁宗纪三》:“ 仁宗 天性慈孝,聪明恭俭,通达儒术,妙悟释典,尝曰:‘明心见性,佛教为深;修身治国,儒道为切。’”《西游记》第八十回:“却説 三藏 坐在林中,明心见性,讽念那《摩訶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,忽听得嚶嚶的叫声‘救人’。” 清 郑燮 《焦山读书寄四弟墨》:“和尚是佛之罪人,杀盗淫妄,贪婪势利,无復明心见性之规。”
(2).指率真地表现心性。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五回:“他説了半天,并没有个明心见性之谈,不过説些什么‘文章经济’,又説什么‘为忠为孝’。”
①佛教语。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,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(即佛性)。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。明心见性是成语。
洞明心性的本源。
载请注明:转载自组词网 [https://www.zuci5.com/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