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老病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19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9 14:58:1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生老病死,汉语成语,佛教认为出生、衰老、疾病、死亡是人生的“四苦”;后指社会生活中生育、养老、医疗、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。例句为“只是在家受不得那爱欲牵缠,生老病死,世态炎凉,人情险恶。” 生老病死可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出自《敦煌变文集·八相变》:“生老病死相煎逼,积财千万总成空。” 生老病死的近义词为衣食住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老病死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shēng  lǎo  bìng  sǐ 
词典解释
   -  
 生老病死  
  -  佛教认为生、老、病、死为人生四大苦事,后泛指生活中生育、养老、医疗、殡葬等事 realities if life as birth,old age, illness and death 
  
   
 佛教指人的四苦,即出生、衰老、生病、死亡。今泛指生活中生育、养老、医疗、殡葬。
生老病死出处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鸡猪鱼蒜,逢著便;
生老病死,时至则行。”《仁王经·无常偈》:“
生老病死,事与愿违。”
使用例句
只是在家受不得那ai
*欲牵缠,
生老病死,世态炎凉,人情险恶。
生老病死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生老病死  
  -  
泛指人生中誕生、衰老、疾病、死亡等生命現象。
  - 敦煌變文.八相變:「生老病死相煎逼,積財千萬總成空。」
  - 明.何良俊.世說新語補.卷八.雅量:「裴晉公不信術數。每語人曰:『雞豬魚蒜,逢著則喫;生老病死,時至則行。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