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乱终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20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9 08:23:1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始乱终弃,是汉语成语,意思是先乱搞,后遗弃,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。例句有“这种始乱终弃的行为永远都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”。 该成语出自唐代元稹《莺莺传》“始乱之,终弃之,固其宜矣”。用作谓语,含贬义。 相关古文有“始乱终弃,君子所恶,为人言之,不为尔曹言之也”,出自清代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二》。近义词有三心二意、浅尝辄(zhé)止、朝三暮四,反义词有坚贞不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始乱终弃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shǐ  luàn  zhōng  qì 繁体字:始亂終棄
词典解释
   -  
 始乱终弃  
  -  开始加以玩弄,后来就遗弃了。多指男子玩弄女性的xie*恶行为 have illicit intercourse at the beginning and desert her at the end;first incest and then forsake 
  
   
 乱:yin
*乱,玩弄。先乱搞,后遗弃。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。
始乱终弃出处
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始乱之,终弃之。”
始乱终弃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始亂終棄  
  -  
男子誘惑女子做出違背禮法的行為,最後卻將她棄而不顧。
  - 清.紀昀.閱微草堂筆記.卷十二.槐西雜志二:「始亂終棄,君子所惡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