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自危
学习:267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2 12:52:59
人人自危,是汉语成语,意思是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处境危险,形容人人恐惧,气氛紧张。例句有“文革时期,人人自危,人心惶惶”。 该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《史记 李斯列传》“法令诛罚日益深刻,群臣人人自危,欲畔者众”。用法为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 相关句子有“自祝、秦败后,一时抚按人人自危,谓属吏皆能制其死命。”出自明代沈德符的《野获编·秦中丞》。近义词有提心吊胆、人心惶惶、胆战心惊等,反义词有安居乐业、高枕无忧等。
人人自危的拼音
拼音:rén rén zì wēi
词典解释
-
人人自危
- 每个人都存戒心,觉得有危险。形容恐惧不安 everyone feels insecure
- 法令诛罚日益深刻,群众人人自危,欲畔者众。——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,有危险。
人人自危出处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法令诛罚,日益深刻,群臣
人人自危,欲畔者众。”
使用例句
满京城的戚畹、勋旧和缙绅们为着李国瑞的事
人人自危,家家惊慌。
人人自危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人人自危
-
每個人都感覺自己處境危險。指局勢恐怖緊急,令人不安。
- 史記.卷八十七.李斯傳:「法令誅罰日益刻深,群臣人人自危,欲畔者眾。」
- 三國演義.第五十三回:「若斬此人,恐降者人人自危。望軍師恕之。」
近义词: 膽戰心驚 提心吊膽 惶惶不安 人心惶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