瓮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07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2 09:33:4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瓮城( wèngchéng),汉语词语。指的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,而在城门外(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)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,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。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,设有箭楼、门闸、雉堞等防御设施。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,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瓮城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wèng chéng 
词典解释
   -  
 瓮城  
  -  大城外的小城,用来加强防御 small town outside the city gate;enclosure for defence outside a citygale 
  
   
 国语词典
  甕城  
  -  
大城外的小城圍,遮擁於城門之外。
  - 元史.卷四十五.順帝本紀八:「冬十月庚申朔,詔京師十一門皆築甕城,造吊橋。」
  - 三國演義.第二十一回:「將軍可命軍士伏於甕城邊,只作接他,待馬到來,一刀斬之。」
  
  -  
鐵甕城。為鎮江的子城,三國吳孫權所築。
  - 宋.岳珂.祝英臺近.甕城高詞:「甕城高,盤徑近,十里筍輿隱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