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打一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17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8 16:57:3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倒打一耙,汉语成语。意思是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,反而指责对方。出自清代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。 近义词为恩将仇报、混淆是非、反咬一口,反义词为以德报怨、是非分明。《西游记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,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倒打一耙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dào  dǎ  yī  pá 
词典解释
   -  
 倒打一耙  
  -  《西游记》故事: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,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。现在多用来比喻自己干了坏事不承认,反而对检举人反咬一口;或者是不接受别人的批评,反而指责批评的人 recriminate;make false countercharges;put the blame on the victim 
  
   
 《西游记》故事: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,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。自己做错了,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,反而指摘对方。
倒打一耙出处
无
使用例句
看来,他们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,而且要
倒打一耙。
倒打一耙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倒打一耙  
  -  
西遊記中豬八戒用釘耙作武器,常常假裝敗走,等敵人追近,再猛然回身攻擊。後則以倒打一耙比喻犯了錯誤或做了壞事,不但不承認,反而誣陷揭發或批評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