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不及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51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8 18:25:3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言不及义,是汉语成语,意思是说的话与正经的道理或事情无关,指不说正经话,尽说无聊话。例句有“他不好好读书,在同学中穿梭往来,拉拉扯扯,说话言不及义,大家都讨厌他”。 该成语出自先秦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惠,难矣哉”。主谓式,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 相关古文有“臣位卑识昧,言不及义,属圣明广访,敢献瞽言”出自《魏书·阳尼传》。近义词有胡言乱语、信口开河等,反义有一针见血、言之有理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言不及义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yán  bù  jí  yì 繁体字:言不及義
词典解释
   -  
 言不及义  
  -  义:义理,指事情的道理。指只说些无聊的话,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 never talk about anything serious;talk frivolously 
 - 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  
   
   
 及:涉及;义:正经的道理。指净说些无聊的话,没有一句正经的。
言不及义出处
《论语·魏灵公》:“群居终日,
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”
使用例句
真所谓“
言不及义”,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。
言不及义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言不及義  
  -  
只說些無聊話,沒有談到正經的道理。
  - 論語.衛靈公:「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。」
  -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.第一○四回:「他兩個,便無話不談。真所謂言不及義,那裡有好事情串出來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