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14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1 13:35:2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偏安,读音为piān ān,是汉语词语,释义为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于一方。例句有“南宋偏安江左,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。” 相关古文有“先帝深虑汉、贼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,故托臣以讨贼也。”出自诸葛亮的《后出师表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偏安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piān ān 
词典解释
   -  
 偏安  
  -  be content to retain sovereignty over a part of the country 
  -  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 
 - 王业不偏安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
  - 偏安一隅
  
   -  借指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,暂居某处 
 -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,赁屋授课之后,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。—— 鲁迅《记念刘和珍君》
  
   
   
 国语词典
  偏安  
  -  
封建王朝失去中原地區而偏處於部分領土,稱為「偏安」。
  - 三國志.卷三十五.蜀書.諸葛亮傳.裴松之.注引漢晉春秋:「先帝慮漢、賊不兩立,王業不偏安,故託臣以討賊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