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亡逐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84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8 20:12:4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追亡逐北,汉语成语,指追击败逃的敌军。例句有“我军在解放东三省之后,一路追亡逐北,直捣蒋家王朝的老巢。” 出自汉代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。”用作谓语。 相关古文有《三国志·魏书·田畴传》:“单于身自临阵,太祖与交战,遂大新获,追奔逐北,至柳城。”近义词有追奔逐北、追亡逐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追亡逐北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zhuī  bēn  zhú  běi 
词典解释
   -  
 追亡逐北  
  -  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。也说“追奔逐北” pursue and attack 
 - 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,流血漂橹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  
   
   
 追击败走的敌军。
追亡逐北出处
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
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。”
追亡逐北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  追亡逐北  
  -  
追擊戰敗而逃走的敵軍。
  - 三國志.卷五十八.吳書.陸遜傳:「三道俱進,果衝休伏兵,因驅走之,追亡逐北,徑至夾石,斬獲萬餘。」
  - 文選.賈誼.過秦論:「追亡逐北,伏尸百萬,流血漂櫓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