睚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:256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09 14:02:1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	睚眦(yá zì),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,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二子。 古代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,性格刚烈,而且总是嘴衔宝剑,怒目而视,刻镂于刀环、剑柄吞口,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。除了装饰在将军们兵器上,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的武器上,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。 睚眦的意思为瞪眼怒视,引申为小怨小忿。现多用“睚眦必报”来比喻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。形容气量极其狭小。也作“睚眦之恨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睚眦的拼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拼音:yá zì 繁体字:睚眥
词典解释
   -  
 睚眦  
  -  发怒时瞪眼睛 angry stare 
 - 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,百口嘲谤,万目睚眦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  
   -  借指极小的仇恨 small grievance 
 - 一饭之德必偿;睚眦之怨必报。——《史记·范雎蔡泽传》
  - 凡平日一餐之德,睚眦之怨,无不报复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  
   
   
 国语词典
  睚眥  
  -  
發怒時瞪著眼睛的樣子。
  - 漢書.卷六十.杜周傳:「反因時信其邪辟,報睚眥怨。」
  - 文選.司馬遷.報任少卿書:「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,適會召問,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,欲以廣主上之意,塞睚眥之辭。」